黄龙病的定性直接关系到防治的成败,现在黄龙病毁园越来越多,越防治越严重,就是黄龙病的定性错误造成的!
纵观各方面现实,从黄龙病的发生全过程到红鼻子果的形成,黄龙病的定性应该是严重的深度中毒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确定为无法防治的侵染性病害,莫须有地编造一个杆菌是错误的,将属于技术上的千古笑话式的大错误!
1、历史上的黄龙病
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就有桔逾淮而北为枳的记载,这就是最早黄龙病、最早红鼻子果的记载,因为柑桔种到了超过淮而北的不适宜柑桔生长的盐碱土壤以后,虽然苗也能长,但果实却变成变色、变味、变形的类似枳壳的枳了,这是不适宜环境对柑桔生长影响的最早记载,也是“地气”引起深度中毒的最早记录!
2、社会发展与黄龙病
历史上黄龙病是人为因素,是人把只适宜在红黄壤生长的柑桔硬要栽到盐碱地上去,才引发桔变枳的黄龙病,使人明白了在极端因素中会造成极端的结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则成了社会因素促就了黄龙病的发展,这是也可以说是人为因素,也可以说是化学工业的双刃剑作用,在有利的同时,把柑桔害成了黄龙病。一般肥料厂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生存,用的都是擦边球,因而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有毒元素,多少不同,毒性的作用力自然有异,在施用方法上就很容易鉴别出毒性的大小,在广东、赣南等区域黄龙病少就是采用了肥料兑水施,避开了集中施的危害,而最近两年在广西市场上流通的挂牌挪威、丹麦产的复合肥,完全是假冒伪劣一类,只要施用,当年就能把柑桔变成红鼻子果。有时有些肥料的危害,在叶片、枝梢上还看不出造成危害,只是表现在果实上。
由于造成黄龙病的主要途径是假劣肥料,因而肥料施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病的轻重,目前国家法律规定的只是氮磷钾的标准,而不知道其中还有有毒元素对作物的危害,技术部门却反而把肥料危害嫁祸于人,不怪罪肥料,却反而怪罪一个小小的木虱,因而黄龙病越防越多,越砍越严重。这样说若有人不相信的话,除了其个别肥料,也就是说大多数肥料只要集中施用,不出三年,柑桔一定是红鼻子果,如果种植户又乱用滥用农药,红鼻子果的表现则更快,当年就能表现出来,当然,肥料若是假劣的,那就更易当年就表现。若是生长期干旱表现就更为严重。
多数复合肥都是擦边球的复合肥,即国家检验能过关,只是填充料有问题,这类复合肥若种植户采用撒施法,一般在3-8年左右不形成黄龙病,当然各个厂家的不同。发生红鼻子果的时间年限有差异,黄龙病的表现也有差异。擦边球的偏离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大,市场上这种偏离的肥料是比比皆是。所以引起的黄龙病也铺天盖地。
除了肥料的毒素与黄龙病发生直接有关外,还有间接有关联的是氮肥过多过重过滥施用,会极大地降低作物的抗病虫能力,招致很多病虫的危害,会掩盖一些本质所在,会造成很多假像,黄龙病的木虱唯一论就是这种间接假像之一!在种植甘蔗含糖量高的地区,也易造成这种假象。
社会的变化与黄龙病相关联的因素,除了肥料之外,还有农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人为相反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工业的三废影响,生物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影响。
3、黄龙病与木虱的关系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龙病的木虱唯一论是绝对站不住脚的,而附带的潜伏期学说也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推辞。根据木虱的生活习性和黄龙病的发生现实是根本不相符的两回事。木虱喜温、喜嫩、喜群聚、喜飞、喜跳、喜安静,而黄龙病的发生根本就不是木虱习性的表现。所以,才又有了木虱带毒和不碰过黄龙病树不带毒的怪理论。
(1)与喜温不符:木虱是喜温昆虫,不能在低温下生存,因而传统上给木虱生存环境画定了一个界,即在不下雪的北纬24度以南,24度以北因有冰雪木虱无法生存,也就没有黄龙病,事实黄龙病没有遵守木虱的这生存界限。
(2)与喜嫩不符:施用化肥的起始是从氮肥开始,氮是引起枝梢叶片幼嫩的最主要元素,因此,在开始施用或说推广施用氮肥的时候,木虱多,黄龙病严重,还情有可原,在现在已懂得平衡施肥,又懂得加大磷钾肥施用,并又随时施用农药和叶面肥,新梢叶片根本无嫩可言,特别是冬天又用了2-4D保叶促花,新梢一出来又采用了各种叶片促老措施保果,新梢叶片更加没有幼嫩可言,所以正大大降低幼嫩招木虱致黄龙病的可能。
(3)与群聚不符:以刺吸式昆虫喜群聚而言,引起的危害应是成团成簇分布,而且成圆中心向外扩展式分布,黄龙病从来没有这样的分布现象。
(4)与喜飞习性不符:能飞的昆虫在还未产生农药以前,都有遮天蔽日的记载,一般间隔了3-6年暴发一次,自从出现农药以后,再也未见这样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农药工业的发达,几乎可将能飞的昆虫赶尽杀绝,又从哪来的木虱呢?
(5)与喜跳习性不符:木虱喜飞善跳,从另一个方面说是胆小怕事,也就是对农药敏感,日常说法也就是“用农药容易杀死”,对农药的抵御性差,在现在化学工业如此发达的社会,种植户又时时乱用药的时代,木虱根本无法生存,所以,找一个木虱标本都无法找见,讲课的木虱挂图的像片用的都是南美洲的进口木虱图片。不从国外进口木虱,我们哪里来的木虱。
(6)与喜安静不符:以木虱喜安静而论,应该是人活动越少的地方,黄龙病越多越严重,但事实恰恰相反,荒废园没有黄龙病,黄龙病严重的是人类活动最多的园边,路边和场园调配药剂之处。
(7)与历史不符:我国早在2300多年前的《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桔逾淮而北为枳”是黄龙病的最早记录,作者当时的结论是因“地气”所致,因柑桔生存的条件,由红黄壤变成了盐碱土而桔变成了枳。不然在南方红黄壤土质上生存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都好好的,被木虱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咬都没有黄龙病,到现在反而我们一定要怪罪木虱呢?!
(8)与危害现场不符:黄龙病的发病现场与木虱的生活习性,可以说都是背道而驰,也不知是哪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突发奇想,一定要加罪于木虱。置之死地而后快,结果却变成了把柑桔变成了置之死地。
(9)与重视程度不符:为了防治黄龙病,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技术定性上的错误,凡是人力、物力、财力花得越多的地方,黄龙病越严重,大有把柑桔树不砍完不罢休的气概!但事实是木虱到底是发生6代7代8代,还是18代,我们都在猜迷语。更可笑的是讲黄龙病是木虱唯一论的先生们连挂图都是进口南美洲木虱的图画,为什么拿不出我们的当地土生土长的木虱呢?!这确实是个笑话。
总之木虱和黄龙病没有牵联,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表现任何的关联,所以防治黄龙病的着重点肯定不在木虱。唯一能救木虱唯一论的就是实验数据,是实验室养出的超大型木虱造成的危害太大.
(10)木虱唯一的依据:现在坚持木虱唯一论是技术界的实验报告,因为在技术界认为,有实验室做实验,是高人一等,是最伟大的,因为实验数据可以征服人类,征服世界,正因为实验数据的至高无上的作用,给我们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忘掉了天地良心,忘掉了社会责任,忘掉了还有社会现实,忘掉了科学的真实,才引起把深中毒的生理性病害定为侵染性病害,走进毁灭的死路,现在死抱木虱不放的人,绝大部分是受人欺骗,不懂缘由,任人摆布,极少部分是别有用心,置柑桔生产于不顾,置种植户的疾苦于不顾,置国家经济建设于不顾,置社会现实于不顾。语言尖锐是否可信,不妨做两个实验,一是用我们的技术可以防治黄龙病,二是把已感染黄龙病的树再移栽到新开垦的生地上去定植,不用任何肥料农药,保证不出三年,肯定会脱除黄龙病的缠绕,一定没有黄龙病的任何症状!
在此,我只是提醒善良的人们两个地方:一是实验数据是否正确与否,也只是在实验室中所做的数据,这种数据多由一两个人说了算,可信度肯定是要打问号的,更何偿针对木虱叮了没有黄龙病,实验室的人又建立了木虱带毒和不带毒的学说,本身就否定了木虱传染黄龙病的事实!二是不管实验数据是否正确,都要面对生产,面对社会现实,解决不了生产问题,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这样的数据只能是危害生产,危害社会的数据!
4、 结论
黄龙病越发越多,越砍越严重,是我们的木虱唯一论中毒越来越深,对洋人越来越崇拜,防治越来越机械,做法越来越政治造成的。如此以往,只能把柑桔生产带进死胡同,带向毁灭!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历史记载桔变枳(红鼻子果)是地气所致;
②荒废园无黄龙病,我们有大量现场;
③假劣肥料、滥用农药引发黄龙病引起2007年的大暴发都是我们的现场;
④无病毒苗木在1-3年内就感染黄龙病有大量现场;
⑤以防假劣肥料防治黄龙病而没有黄龙病我们有大量现场;
⑥以激活生命力,抵御中毒防治黄龙病,我们有大量现场;
(2)木虱习性没变
A、现在木虱还是喜温昆虫,不会因时间改变而习性改变;
B、木虱喜安静,不喜繁杂,照此习性路边场不可能发生黄龙病;
C、能飞会跳还是能飞会跳,不会因为农药的改变,就变成懒惰;
D、喜群聚,也没有改变,不会因为现在食物多了就分散了。
(3)事实说明问题
A从大处着眼,广东柑桔分布区都比广西偏南,即纬度偏低,但现在广东黄龙病较少,而广西成灾是广西死抱木虱唯一不放,而广东用的是复合肥散施和厂家直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龙病的发生。
B以小范围来说,所谓黄龙病危害严重是因各家各户,用肥不一样,发病才不一样,根本不是防治木虱不一样而有所差异。
C从微观来说,园边地头发病重,违背木虱习性更证明黄龙病是肥药害而非是木虱引起。
D按照我们杜绝假劣肥料和激活解毒防治黄龙病的做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只有按照我们防治柑桔黄龙病方法做的柑桔园是用技术调节唯一没有黄龙病的柑桔园。
(4)说对黄龙病重视其实都是装腔作势
A以死抱教条吓唬人,并以政治手段对付技术
B木虱一年到底发生多少代,其实都在猜谜语
C找不见木虱只以美洲木虱作挂图
D只以手心老虎吓人,而不敢面对现实
E请以现实为重,以人民的疾苦为重,以种植户的利益为重,以事实依据为重,不要以实验数据为重,以装腔作势为重,以政治压人为重,以私利目的为重。
(5)傍证
A逾淮而北桔变枳,是因地气所致,是我国在2300多年黄龙病的最早记载。
B作为生物的一个物种,柑桔和木虱到底在地球上并存多少年已无法考证,为什么以前都相安无事,而现在却水火不容,有点太牵强附会。
C工业革命越发达,柑桔黄龙病越多,为什么刚好巧合?
D坚信木虱唯一的柑桔园,任务部门、任何人都逃不了最后毁园的一条路。
E、按照木虱唯一操作的果园最后收获的都是红鼻子果。
F、木虱是黄龙病。是传统,是圣经,是紧箍咒,是毁灭,不但毁掉了柑桔园,更毁了我们的技术,毁掉了现实,毁掉了人的脑袋!
(6)柑桔黄龙病的定性
A为什么要定性
定性是为防治定下原则,原则是不能改变的。
B传统定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技术由于找不着病原菌而定为类菌质体,即莫须有,这种定性法应该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定法,即随便你去发挥,后来外国人把病原菌定为“杆菌”,对于喜欢崇洋媚外的国人,就都顶礼膜拜,因为外国人定的是不可能有错的了。事实上定性为“杆菌”确实是个错误,因为作为“杆菌”,我发明了能使水果优质提高含糖量的增甜剂,对防治细菌确实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在大白菜上防治软腐病,柑桔上防治溃疡病,这些“杆菌的同胞兄弟”时,都非常有效,只要喷了增甜剂,就不会发生这些病害,这真是瞎猫遇上了死老鼠,所以我说黄龙病不是杆菌,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完全以增甜剂防细菌的一个功能来防治黄龙病还有点不太现实,作为措施之一,还是可取的。所以把“杆菌”定为黄龙病的附生菌,应该是可以的。
C定性结论
经反复和实践考证,黄龙病的定性结论应该是长期深度中毒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杆菌”是因为中毒后抗性降低引发的附生菌,而不是病原菌!黄龙病由于是生理病害,没有病原菌,所以黄龙病的防治是如何解救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