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
否定木虱等于黄龙病后,按照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发病现场看,那就是肥料中毒。铺天盖地的黄龙病是肥料中毒,变色变形变味的黄龙病是肥料中毒,逾淮而北为枳的红鼻子果还是肥料中毒,因为黄龙病本身就是肥料中毒。
一、为什么会是肥料中毒
肥料中毒是大家难以接受的一个概念,相当于把人的食品说成毒药。可能大家认为不存在。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时事事都有中毒的可能。人的癌症是中毒,炎症是中毒,头昏脑胀是中毒,腰酸背痛是中毒,一切功能障碍是中毒。植物中毒表现的范围就更大,叶片变小,变少,生长萎缩,生长点坏死,枝梢变形,叶片变形,果实变形,枝梢、叶片、果实颜色不均,大小不均,形态不均,表现不均等等。各种异常表现是中毒,病虫无法防治是中毒,减产失收更是中毒,落花、落叶、落果,枯梢、枯枝、枯叶还是中毒。在现今社会,中毒现象已经充满我们的生活,更充满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在流通领域,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假劣泛滥,管理失控。更为严重的是大家和社会都还不认识中毒,更不承认中毒,才引起中毒的铺天盖地,泛滥成灾。农作物由于固定生长的特殊性,人为管理中的中毒现象就更严重。
按照植物或者说柑桔生长中毒的表现不一样,可以分成土壤元素、营养元素、有毒元素等几个方面的中毒。
1、土壤元素中毒
土壤元素中毒我们也称自然元素中毒。是千万年的地壳元素演变形成的一种自然条件或称自然选择,自然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亡。经过激烈的物竞天择,形成了以后的植物群落和生物群落。这也是以后的区域土壤为什么只生长这种植物而不生长那种植物的起源。为什么人有不同肤色,都是区域土壤元素不同影响的结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土壤元素范围内,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表现模式,是物竞天择的模式。
所谓的土壤元素中毒,站在另一立场来说,也可称为缺陷生存,既不是十全十美的生存方式。如桔逾淮而北为枳,就是这种缺陷生存的一种表现。既柑桔由黄红壤移到逾淮而北的偏盐碱地中以后,柑桔能够生长,但不是太好,也能够结果,但是不好吃的红鼻子果。这种事例还有很多,苹果南移不结果,甘蔗因土质变化含糖量高低有很大差异。
土壤中某一元素或某些元素的盈缺就可以确定某一生物或某些生物的兴衰。这就是以元素确定生物的元素盈缺论。因为对于生物来说,在相当多的情形下,都讲究一个度,超过度都不能生存或不利于生存。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量少了不能生存,量多了更不能生存。因此生物只能适度生存。站在另一面来说,也称生物的忍耐性,适应性或可塑性。既上下幅度的大小超过适宜范围那就是中毒。中毒过重那就是死亡或称淘汰。所以土壤营养元素的盈缺直接关联生物的生死存亡和兴衰。
2、营养元素中毒
营养元素即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现在技术界把其划规为16大元素,另外还有有益元素6~10个和稀土元素。其它元素对植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呢,目前还不清楚。
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肥料中毒就是黄龙病肯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明确营养元素有毒。也是大家最不能接受的中毒,营养元素还能有毒,有毒就不能算营养元素。其实,除真正的有毒元素外,站在另一立场来说,营养元素也算有毒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可以分为直接中毒和间接中毒两大块。
(1)、直接中毒:主要是量和配合问题:
量:既是用量的大小,在用量小时是营养元素,用量大时就是有毒元素。表现最突出的是微量元素、有益元素及稀土元素。
配合:既肥料的配制平衡。我们现在的复合肥料配制,其实都称不上配制,只能算是混合。也就是说只能按人为要求混合,不能按作物需求进行配制。所以很难争取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上一层楼。其个别的外国肥料品种只在填充料上做了一点文章,而在技术上似乎稍接近需求,其效果就显得很突出。反过来说,正由于肥料制作复配是我们人为的拍脑袋,远达不上柑桔的需求配合,更不用说人为的造假掺毒。
(2)、间接中毒:由于肥料不懂需求平衡配制,引发更普遍的间接中毒,其表现为不用肥料病虫害少,用了肥料病虫害多并且严重,甚至无法防治。除了主要的归结为有毒元素中毒外,次要因素应归结为肥料施用的间接中毒。任何肥料都有间接中毒的可能。如氮肥,以后我们还要专门讨论。病虫多是有毒元素与营养元素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中毒形式。难以医治或称毁灭性的病虫才更偏向于有毒元素中毒。
3、有毒元素中毒
除了重金属盐以外,还有很多元素可以引起中毒。所以黄龙病是肥料中毒,主要的是有毒肥料或称有毒元素中毒,现在除柑桔黄龙病外,铺天盖地的疑难杂症其实都是有毒元素中毒。据我们调查,一家国家大型肥料企业,每年生产几十万吨的肥料或原材料的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五十多倍。只要一施用这类肥料都会引起水果不同程度的变色变形变味或者落花落果落叶。这还是国家大型的标准的规范的肥料生产基地,若是故意掺假,可想而知是怎么一回事了。
4、肥料试验
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用复合肥料做试验,就一定是黄龙病。特别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复合肥,若施用就百发百中一定是黄龙病。08年国庆节期间,我到广东韶关进行黄龙病防治,顺便目测检查了四个百分之四十左右含量的复合肥,说明都写得非常好,但没有哪一个是好的,个个的含毒量都很高,只要施用,当年非变成黄龙病不可。不管大家信不信,只要你施用的是复合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土壤质地如何,都能形成黄龙病,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若想不遭黄龙病危害,一定不能施用有毒复合肥。这就是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的来历。
点评:黄龙病相信了是肥料中毒就有救了。
二、回忆亲身经历
因为经常在外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基地建设,遇见的奇闻怪事也比较多,现把几次典型的与肥料中毒有关的事例呈现给大家,以便大家参考借鉴。
1、典型的氮中毒
氮为16个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农作物三大必需元素之首,把氮说成中毒,也是意识上接受不了的事情。哪到底是营养元素还是中毒元素呢?我们把其定的界限是:需求就是营养元素,盈余就是中毒元素。所谓需求,也就是能促进健康成长,不产生副作用。所谓盈余,就是超过需求产生变色变味变形的副作用或招致其它副作用的现象。如烟煤病、流胶病、大白菜软腐病、溃疡病、葡萄白腐病,以及单用农药无法防治的蚜虫、蝽蟓、粉虱等都是氮中毒的表现。如1994年在兴安县大溶江司门进行巨峰葡萄技术服务时,有一户一点二亩的棚架巨峰葡萄已种了六年还从未结过果,每年只有少量花,还未开时就被白腐病或称灰霉病感染死亡。我去技术服务时,跟随的十几户几乎大多数对我说,只要你能把这一户葡萄结上果,就算你有本事,就算你技术服务过关。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一亩二分地巨峰葡萄就是氮中毒,几乎每年施用的都是单一的学校的大粪水。因而花穗少,更无法结果。当年调整了用肥,当年也就结了果。其它服务对象除了当年有三户过份迷信外国的卡森博士的失收外,其余全部丰产丰收。
还有很多的氮中毒事例,在以后的氮中毒专述中还要提及。
2、复合肥中毒
黄龙病确定为复合肥中毒后,反过去回想一下,感触确实太多了,在此只叙述两次开始迷惑,也是以后才认识的巨峰葡萄中毒现象。都是我的亲身经历,都是我的技术服务指导对象。
我长期以来都是搞葡萄栽培技术服务。在搞葡萄技术服务的第二年,既1987年,最高株产当年就超过15斤。现在懂得解毒原理后,完全可以当年争取亩产量2000斤以上。因为在葡萄技术上掌握着比较先进的技术,所以一直都很心高气傲,结果被服务对象的肥料中毒摔下跟斗后,才又从新有所认识。但也为以后认定肥料有毒奠定了基础。
那好象是1999年,我们的一位上级领导为了发展家乡经济,动员父老乡亲种葡萄,由我进行技术指导。当年肥料用的是山东省的一个大型企业的品牌复合肥,当年由很小的苗木长成比拇指还大的树,并且当年都结了果,大家都很高兴,也就叫第二年用同样的肥料。由于已长成树,肥料也用得多,结果第二年长出的苗细细的,比小指更细,根本就没有什么产量。最后导致全村60多亩葡萄全部挖除,无法维持。到了第二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在兴安县一个比较熟悉的农资经营点中遇上了这家企业的大幅宣传挂图,上书国家免检产品,而店内却没有货物供应,我感到奇怪,店主对我说,这个肥料前年的前两批都很好,到了前年秋天以后的批次都已经不行,也就不再经营了。近十年过去了,这个肥料目前还在市场上流通。
另一个也是我进行葡萄技术服务的事,当时确实不懂得肥料会有毒。只知道叫下复合肥,结果下了肥的反而比不下复合肥的长势更弱,集中下,加重下的生长还要弱,散开下和少下的长势反而更好。多下复合肥的指导思想致使当年在灵川县指导的两个葡萄技术服务点的60多亩全部归结失败。当时感到很迷惑,为什么下了那么多肥,苗势反而不长,叶片反而发黄焦枯呢?直至2006年锁定肥料中毒的理论和实际后,才解开了其中的奥妙:乱下商品肥,只能死路一条。
3、农药中毒
通过2006年理顺中毒关系,确定黄龙病是肥料中毒,一切疑难杂症是中毒,以解救中毒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后,使人能够幡然醒悟,流胶病,烟煤病,花叶病,黄龙病,裂皮病,黑屁股,缺素症,萎缩症,畸形怪状等都是中毒症,一切病毒病都是中毒症,就是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都与中毒有很大关系。在肥料中毒的基础上,农药的施用中毒表现更容易,只要不懂禁忌元素和乱配滥用农药,都很容易引发农药中毒。
我见过最为典型的两次农药中毒为:
(1)2002年我与恭城县栗木镇东村周大兴上山看基地时,遇见一个40多亩的碰柑园,发生红鼻子果的景象真是非常奇怪。在不同地方发生的红鼻子果是一个枝或一个梢有一个、数个或全部是红鼻子果,没有什么特殊规律可循,而这一次完全不一样,整个园的表现几乎都出乎意料,一株树若是间隔一个果是红鼻子果,大家都间隔一个果是红鼻子果,若间隔两个果是红鼻子果就一律都间隔两个果是红鼻子果,整个果园都是一对一或是二对二。走南闯北红鼻子果见得多,也只有这一次是最特殊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所以归纳为农药中毒,也就是归纳为单一农药中毒。因为其它的红鼻子果一般都是肥料中毒或偏重于肥料中毒,这一次应该完全是农药中毒或偏重于农药中毒。
(2)第二次是2004年8月份,我与平乐县长滩乡黄基佐去看夏橙时,看见隔壁园约2亩左右的碰柑园,全部是非常严重的日灼果,我们当时翻开了很多枝梢来看,没有发现一个不感日灼果的果子,并且感病也非常严重,每个果几乎都超过一半或接近一半是日灼。发生这种情形,只有乱混乱配农药产生毒素后,施用时又非常细致的情况下,才能表现的一种现象。
4、技术就必须实事求是
现在的种植技术由于不认识中毒,更不承认中毒,,使技术离现实越来越远,解决实际问题越来越难,再加上施用的肥料越来越假,因而才引起铺天盖地的黄龙病,铺天盖地的疑难杂症。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只迷信抓住老鼠才是好猫的现实主义者。以现实为标准,以实事求是为标准,才突破了黄龙病不治的神话,才灭掉了木虱等于黄龙病的虚幻,建立起以解毒为标准的黄龙病防治新方法。同时,解毒的方法也是农作物高产,也是高优美生产优质高档农产品的方法。
点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或老马识途。
三、中毒的广泛性
在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种植业中,用一切生物体来作肥料,任何作物是不会中毒的,脱离这个范畴都有中毒的可能。这个范畴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界。若是变成矿物和人为,那中毒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因为目前人类社会对生物的认识 还有很多欠缺。比如人类自己到底从何而来,单细胞到底是怎样形成,病毒是否一定要算生物等。由于人类的无知,中毒也就难免了。不认识中毒和不承认中毒是目前的现状。
目前大家都不认识中毒,这应该情有可原,但不承认中毒,这却有点不可想象。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异,生物随时随地都有中毒的可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植物的活动空间小是固定的,中毒的可能性更大。在人们都还不认识和不承认中毒的现在,人为管理几乎都是中毒管理。再加上人类社会商品化的竞争,利益的驱使,市场的残酷,使中毒变成了家常便饭,时时发生,防不胜防。现在我们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和肥料施用的关系来认识一下肥料中毒。
1、垃圾肥
多为城市的生活垃圾,可作为乡下的农家肥施用。原则上算是无毒的有机肥,只是在一些特殊场合,特殊情况下,偶尔有可能遇上一些有毒物质。若是工业垃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是好是坏要看具体情况确定。
2、复混肥
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肥料中毒就是黄龙病,其实说的就是复混肥。复混肥的真假、优劣、制作配比是确定黄龙病发生快慢和严重度的最主要条件。
(1)为什么黄龙病一定是肥料中毒
传统习惯上是木虱等于黄龙病。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否定木虱,硬要扯上肥料呢?在营养元素的盈缺中,其实就已经是肥料的关系了。当种植业完全依赖肥料后,就完全暴露是肥料问题了,当最近几年假劣肥料铺天盖地时,黄龙病也已是铺天盖地了。
A、黄龙病跟随肥料走
在人类还不懂得生产肥料时,也就是不懂得生产无机肥料时,也就还没有黄龙病这个概念,也就没表现黄龙病,只有桔逾淮而北为枳的现象。随着化肥的出现施用,也就遂渐引来了黄龙病这个名称。在化学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前期,主要应用的是氮肥。氮肥的过多施用,引起柑桔植株的组织疏松,有利病虫的侵入,当然也包括有利木虱的繁殖,可能看见黄龙病的地方也看见过木虱,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但要把柑桔种植逼上山,这就不是木虱所为,这是土质与气候的共同作用,将在以后的争鸣中还要讨论。
以后随着磷钾肥伴随氮肥的施用,弥补了氮肥单一施用的一些缺陷,因而对黄龙病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而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复合肥料多起来,特别到了2002年以后,复合肥的假劣泛滥成灾时,黄龙病也就铺天盖地了。我跑过两广相当多的地方,不用说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只不过我们在不懂得时,硬要把黄龙病说成是超级瘟疫,把人们的思维引向绝路,引向毁灭。
B、黄龙病跟随复合肥走
复合肥多起来,黄龙病也就多起来,复合肥成灾,黄龙病也就成灾。特别是2002年以后,复合肥的假劣现象越来越严重,黄龙病也跟随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相当多的复合肥抛弃了原来掩掩盖盖的做法,以高额利润拉拢经销商,或写上几个外文字母,或写上几句好听的话,利用人们喜欢崇洋眉外,利用人们喜欢阿谀奉承,利用人们喜欢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四处出击,有缝就钻。凡是憧憬外国月亮更亮,喜欢别人拍马屁,贪图小便宜等各种不同心态的人,统统被拉下了水,不是已感黄龙病被挖除,就已经被黄龙病中毒成垂死挣扎。而我们的技术部门却还在到底是黄龙还是黄化争论不休。事实是不管黄龙还是黄化都是中毒,只是中毒的毒元素不同,中毒的深浅不同而已。所以黄龙黄化是亲生的两兄弟,是同血缘的两兄弟。
C、黄龙病跟随商品肥走
掺假低劣不单是标号为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复合肥,单元素肥,中微量元素肥,生物肥,有机肥,只要是拿来做为商品肥料来卖的肥料,几乎都有掺假的可能,只要认为有价格差异的肥料(商品)都有掺假的可能。那是2002年,我无意中走进了一家地下加工厂,那里正在加工的是菜籽麸,我在那里站了大约有二十多分钟,几个工人做工,无老板在场,用真的菜籽麸四分之一左右,掺入四分之三的有点象淤泥有油亮的东西混合,做出来的产品与真的菜籽麸用眼睛无法辨别真假。若拿来闻一下,只是气味与真的相差很远。还有我们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硝酸钾,磷酸二氢钾都是冒牌货,就是最便宜的钙镁磷,过磷酸钙,也接近大多数是假的。若认真观察一下市场,就会发现,只有氮肥类的尿素,碳铵好象没有冒牌和假劣外,其它的磷肥、钾肥都有冒充和假劣的现象。如市场售价最低的钙镁磷和过磷酸钙,写上国家重点企业和免检产品的其实都是废弃煤灰和钢铁厂废渣的冒牌货。站在黄龙病容易发生的立场来说,冒充钙镁磷和过磷酸钙的煤灰和炼钢废渣还不足已致病。引起当年就是黄龙病的最主要的是复合肥,硫酸钾及磷白粉等。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我国一年生产上几十万吨的磷白粉原料厂生产的百分之三十几的磷白粉都是有毒有害的磷白粉。凡是用这些磷白粉生产的肥料,每年可使上千万亩的果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而复合肥引发黄龙病造成对柑桔的危害则更大。从复合肥兴起后,黄龙病也兴起来,复合肥流行后,黄龙病也流行起来。最近几年,复合肥向生态型,有机型转化,把含量从45%降到40%甚至更低时,生产造假可利用的空间更大时,黄龙病就越发泛滥起来。今年十一期间,我到广东省韶关采用目测检验4个含量40%的生态或各种怪名称的复合肥,几乎是百分之百有问题,这类肥料用下去都是百分之百的黄龙病。
为了防治黄龙病,伸张我们的正确现代技术,我们举办过多期培训班,在多重压力下,和原来的地下工作者一样,不叫黄龙病,改称黄化病或称作三变病等。我们告诉肥料有毒,大家不相信,叫大家做实验用复合肥变成黄龙病,也不愿意做,很多人只是一个劲地问,用那一种肥料最好,才没有毒。我们告诉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复合肥很难找有好的,只有一小部分比较好的。如大家迷信外国的肥料是好的,像2007年在广西柳城的南丰蜜桔,只要用过丹麦、挪威复合肥的就一定是黄龙病。2008年这帮做假的人又做到了狮马和撒可富上了,今年我一到恭城县一些销售点一看,流通的狮马和撒可富都是有毒有害肥料,你能说那种肥料好哪一种肥料不好呢。所以,不要相信哪一种肥料好与不好,因为越好的肥料越有人假冒,也就越有毒,用下去就死路一条,就是黄龙病。今年8月份,我到广东阳春看时,有两个稍大的砂糖桔园,也是用了深圳生产的芭田复合肥以后全部是黄龙病的。若再继续施用,也就黄龙病会更严重,就要毁园了。因而只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检测方法,凡用目测检验不过关的,都是有毒有害的肥料,都是不能施用的,若一定非要坚持施用,那一定就是黄龙病。
D、不用商品肥一定没有黄龙病
柑桔是常绿果树,与落叶果树比较而言,肥料效果和中毒的表现都略显迟缓。对人的迷惑较大,也就是说不直观,人们不太产生怀疑。再说谁也不会怀疑肥料会有毒。而在桂林当地的两年生宿根罗汉果,就更容易表现肥料中毒,只要一用复合肥当年就是泡皮病或失收。所以,大量当年发生泡皮病和失收的现场使种植户看到了肥料中毒的现实,认识到了中毒的可怕,就再也不敢施用化肥,施用复合肥了,改为施用麩类。当然,他们还不知道,麩类也是有假劣的存在。相对而言,在我们当地施用的桐麩,存在的假劣现象是非常少的了。
对于生物,对于种植户,逃避了中毒就逃避了一场劫难。有谁愿意劫难发生在自己头上呢。只是不认识不知道罢了。也是我们的技术部门跟不上社会发展,把自己蒙在鼓里,不去理会罢了。
(2)黄龙病与复混肥的关系
黄龙病与复混肥是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纠缠关系,双刃剑的关系,随便你站在任何立场,任何观点,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肥料中毒就是黄龙病。
A、直接关系: 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肥料中毒就是黄龙病。原则原理上就是说黄龙病就是肥料而来。也就是说,自然营养选择了区域品种,人为营养造就了黄龙病。在黄龙病的来源上,可以分开人为故意造假和无知两大块。人为故意造假是指肥料产品无法达到生产要求,或根本就不想达到生产要求,以冒充或投机经营手段经营,把说明写得天花乱坠,什么进口原料,进口技术,原装进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先进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等。把能哄可骗的词语通通用上。在经营手段上,给予经营者丰厚的回报。在经营方法上采取送货上门,甚至送货到地头进果园。如在阳朔白沙的金桔,种在比较陡峭的山上,这几年因各方面条件的改观,种植户把通车的路修到了果园,经营者就把肥料送到了果园。凡经营者把肥料送到果园的地方,当年的黄龙病就发到果园。我们把这类肥料定为完全假劣类。也就是施用当年一定形成黄龙病,一定形成红鼻子果。不会是第二年才发病。若是第二年或第三年以后才发病,就不能算是故意造假,这是技术上的问题,如填充料问题或混合配比问题等。这是因技术问题造成黄龙病,不是人的故意,我们就暂且称为间接关系吧。
B、间接关系: 把人不是故意造假而引起黄龙病称为间接关系虽然不科学,但也很无奈。因为在技术上,人们确实不懂复合肥的填充料为什么会引发黄龙病和复合肥如何配比才最科学,谁也没有去深究。就是有人探讨,也只是追究配比的合理度,是对作物如何的好,如何能够增产,如何提高抗病虫能力。而堵住负面影响,在肥料生产的填充料和配方配比应如何做,探讨得太少。我接触农业生产几十年,从事农业技术三十多年,专与肥料打交道十多年,所认识到的国内的大中型肥料企业没有哪一家在填充料和配比配方上能跟上时代,有所突破。都是众人打价格战,往负面越走越远。完全不懂质量才是生命线,效果才是结果,没有效果是没有结果的。
C、纠缠关系: 事实上,肥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龙病发生的轻重。我们把这称为纠缠关系。肥料若是故意掺假,有毒有害元素更多,引来的不单单是黄龙病,而会引发各种中毒现象。就是不故意掺假,只不过黄龙病的表现时间稍缓,少则2—3年,一般5—7年,多则10年8年,都隐约发现有异常现象。其它的中毒表现都或隐或现地存在。所以说,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也是这个意思。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复混肥,除个别的配方上,也就是填充料上更能适合作物生长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硬拼硬凑的三个百分之十五含量的复合肥。在作物能接受的概念来说,化学平衡和生物生长的需求平衡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硬拼硬凑的三个百分之十五,不一定完全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或说各种阶段的不同生长需求。不完全适合,说得更严重点,就是双刃剑的理论基础。若有负作用存在,就是双刃剑的事实。所以,肥料的施用,在目前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双刃剑的事实,绝大多数复混肥的施用,能给作物提高产量,同时也给作物造成危害。
D、双刃剑关系: 生物界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物极必反原理。即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植物对营养的需求可以分为需求期(量),最隹期(量),不适期(量),相反期(量),描绘成图,看上去呈现一种抛物线定律。各种营养元素的施用都有这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发生。在后面还要专门叙述氮肥的副作用。而目前复合肥的双刃剑作用则远远大于这种物极必反作用。物极必反说的是营养元素在量少时是正作用,在一定量时最适宜,超量后会形成负作用,量越大,负作用越大,而导致中毒,导致死亡。双刃剑的作用其实是比这种类型更高一个层次的中毒。这一类的肥料在国家监管中氮磷钾的含量可以达标,或欠缺不大,有氮磷钾含量三个十五的功效,只是填充料和硬性配合有问题。但同时具备毒性作用,对柑桔树施用在3—8年内会形成黄龙病。这种掺假受到国家的限制,受到三个百分之十五的限制,掺假掺毒不容易。黄龙病引发的时间也偏长,要等到3—8年后。最近几年生产厂家都改了标准,由百分之四十五的总养份改成了百分之四十或三十八,把名字叫得好听点以利推销,这种复合肥只要用于柑桔,在一到三年内就一定发生黄龙病。2008年国庆节期间,我应邀到广东韶关帮防治黄龙病,当时拿了四个都是这种百分之四十含量的肥料来鉴测,都是属于这类有毒有害肥料,只要施用,一定会在1—3年内形成黄龙病。从毒性的大小看,没有一个能保证三年以后才发病的。当然这种还算靠边靠谱的,2008年春夏因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涨价引起农资肥料大幅上扬或飞涨,就给肥料的专业造假造毒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市场上流通的肥料可以说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也就是说假毒到底,只要不用,一用当时或当年就一定形成黄龙病。这已不是双刃剑理论,因为这完全失去了肥料的作用,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毒药。只要施用就一定死路一条。因为完全是毒药,还有生路吗?所以已经失去了双刃的一刃,变成了大刀,只要施用就一定砍死你,没有你选择的余地。这是2008年春夏复合肥的现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写了一篇2008年发生黄龙病的预测,现已证明黄龙病的发生与我们的预测完全相符。从而也完全证实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肥料中毒就是黄龙病。
3、废弃肥
废弃肥应称废弃物更恰当些。包括工业等其它行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在生产肥料的利用上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地利用上了。正因为如此,也就形成了黄龙病的最主要来源。即是制造假劣肥料的最主要来源。也是肥料有毒有害的主要来源。如原来冶炼厂堆积如山的废弃炉渣,当成磷肥卖掉了,甚至水泥厂的烟尘灰渣也当成磷肥卖掉了等等。又如我国一家年产量较大的肥料原材料供应厂家,出厂的磷白粉不知是哪里弄来的工业废弃物,含氟量竟比国家允许含量高出50多倍,只要施用这类肥料或用这类肥料作原材料都会产生严重的缺素症状或严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植株严重变形变色变僵。甚至在5—6年内还无缓解的迹象。
当然,各种生物制品的副产品,废弃物不在此列,这类废弃物是很好的肥料。还有农副产品加工的废弃物也是很好的有机肥。
4、生物肥、有机肥
站在防止中毒和抑制中毒的角度来说,生物肥,有机肥是最好的肥料,是永远不会发生中毒的肥料。
5、单质元素肥料
为了防止中毒,在不同元素肥料施用时,应注意地位、量、配合平衡三个问题。
(1)地位:即在宏观上分大中微三个不同等级,不能逾越,不能本末倒置,不然很容易发生中毒。
(2)量:即单位面积用量或品种单位定额用量,随意加大用量都有中毒受害的可能性。
(3):平衡、配合:不同营养元素之间若要配合施用,都有相互促进,抑制,平衡三大因素存在。多种元素互相配合时,这种表现更突出。在不同场合,不同土壤,不同生长期都有差异存在。所以营养元素之间,营养元素与生物之间的平衡配合是实际情况的综合反应。
四、氮肥中毒的表现
氮作为肥料,是作物需求的第一大元素,把氮说成能中毒,可能大家都难以接受。事实上氮肥用多了确实有害处,用得更多时确实能中毒,病无法防治,虫无法防治,黄叶,落叶,叶和枝梢焦枯等都是氮肥中毒的一些表现。
1、病无法防
氮肥下得过多,即养分不均衡,引起病害发生无法防治的例子太多。在我所看见和经历过的现场有1988年在兴安县护城乡花桥村委上黄村一个种有20亩的巨峰葡萄园,因包有一个学校的厕所,粪水过多,用了以后,整园几乎找不出不感黑痘病的果粒。1996年在兴安县大溶江镇司门村有一户一亩二分的巨峰葡萄园,因大粪水用得过多,每年花穗都感灰霉病烂掉,无法结果。我去技术服务时,调整了用肥,种植了六年的葡萄才第一次结果。2004年,阳朔欧光志的脐橙园因用大粪水过多,溃疡病无法防治。比较典型的是1998年我在全州县城郊乡竹溪田进行巨峰葡萄技术服务时,一个种植户的苗势很差,我去批评他说,应该管理好一点,他对我说,宾老师你二次来时保证苗长得很好。再过20多天去后,果然苗势很好,我当时看了后说,你的苗这样虚胖,以后的病是无法防治的。他当时不相信,果然再过20天左右去时,已是满园的黑痘病,连续喷药无法防治,当时防治黑痘病最好的农药是福星,一般防治黑痘病时是一包喷施三壶水,在这里用时是三包一壶水,结果是你喷你的药,它生它的病,根本无法防治当时的黑痘病。反过来怪当时的福星是假的。我对他说,同一批货,别人一包药剂用三壶水不假,你为什么三包一壶水反而有假呢?其实就是氮肥中毒。氮肥中毒还有一次比较典型的是阳朔白沙梁有庆引发的柑桔苗煤烟病。那是2003年10月份,我去梁有庆的育苗基地去了解育苗情况,看见苗木叶片上有一层较厚的煤灰,梁有庆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并先介绍早几天曾有一位高级农艺师来过,说是周围有烟囱引起。梁有庆认为在10公里甚至更远的烟囱不可能造成烟煤病。我当时告诉梁有庆,这是烟煤病,与傍近是否有无烟囱无关,应该是你在8月下旬施用了一次尿素,并且量稍大,超过了苗木需求,为什么会超过需求呢,是因为同时施用了2。4—D,才形成了内分泌排毒的烟煤病。说得梁有庆又惊奇,又佩服。这是在现场我第一次认定尿素施用过多中毒,为以后的认定烟煤病是水果中毒有了一个基础见识。
2、虫无法治
我们在农作物的管理过程中,杀不死虫,特别是用特效药杀不死虫,往往怀疑的是农药有假,因为大家认为药是杀虫的,杀不死虫肯定农药有问题。或者是操作过程有问题,一些地方有死角,所以用药时细致了又细致。其实不然,我在我的专利发明中提出了一个怪问题,就是营养条件,即在虫的生长发育中,若是对虫的营养条件特别优异时,农药是很难杀死虫的。对虫的营养条件优异,也就是氮肥施用过多,虫吃得肥头大耳, 而使抵抗能力特别强,农药很难杀死,反而认为农药失效或无效。这一类例子很多,在水稻上稻纵卷叶螟杀不死,在蔬菜上黄条跳甲杀不死,蚜虫杀不死;柑桔上的表现锈壁虱杀不死,红蜘蛛杀不死。越小的生物体,按常规应该越容易杀死。但恰恰相反,生物体越小,反而越难杀死。或说根本就杀不死。并且越杀越多。例如,杀红蜘蛛和锈壁虱,公认克螨特是特效药,结果克螨特无法杀死这一类害虫,并且越杀越多。又如啶虫脒等杀不死蚜虫等。都是小虫子有强大的生命力,农药而显得无效。这都是氮肥中毒的标志。氮肥用得过多,营养失去平衡,虫害无法防治,农药杀虫无效,特效药也没有作用。若是氮和其它元素共同中毒,这种表现更强烈。如氮元素和氯元素共同中毒,红蜘蛛发生起来就不是叶片上有,连树干上都堆起来。2003年冬,我在南宁市郊就看见过这惨痛的一幕,甚至连地上的红蜘蛛都堆起来。
3、氮的急性中毒
氮肥施用过多,病虫无法防治,把这说成是中毒大家还不信服的话,那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无法生长,叶片转黄,甚至落叶,或者植株枯死。1986年是我在兴安县大溶江继84、85年搞大田野外蘑菇栽培技术服务期间又转入大粒葡萄技术服务工作的一年,当时是镇政府聘请为其技术服务,具体为经管站负责,破除南方雨水多不能种植葡萄的神话。当时还显得比较年轻,达不到德高望重的标志,还有很多人不信服。最典型的要数季建明,虽然也在经管站交了五元钱的听课费,但从来未到场听课,因为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指导他种植,结果可能要求生长过快,加大尿素施用,可能由氮转化成氨太多,烧坏了根须,烧落了叶片。以后再长出新叶,感了霜霉病无法防治。在现实的逼迫下,才跟随过来听课,但为时稍晚,虽然后来防治好了霜霉病,但几乎耽误了一年的时间。他本来要的是上海巨峰葡萄苗,没受路途风干害,在六月初时早已长到两尺多高,而接受我技术指导的其它种植户,由于种的是辽宁要回的巨峰苗,路途遭受风干害比较严重,六月初时还未长到二三寸长。但在种植技术上,由于未受氨的危害,在八月初时已经挂上了二次果。事实上,氮在很多场合施用都会转化成氨,对植株造成急性中毒。
小结:氮作为植物营养需求的第一大要素,因施用方法或配比不当都会形成中毒。其它的不同营养元素在不同的情形下都有中毒的可能。
五、黄龙病式中毒
2006年我到南宁出差,突发奇想,理顺了中毒的几个关系后,就确认黄龙病为中毒了。也就是当时写的水果中毒论。把中毒的深浅次序分成了急性中毒,浅中毒和深中毒三个类型。把黄龙病的中毒分成了由浅中毒的烟煤病、流胶病,进一步发生的小叶缺素症,再到变色变形变味的三变黄龙病,最后全树枯死的结束。因为黄龙病的发生都按这种深浅次序,循序渐进的模式发生的。
1、浅中毒的烟煤病和流胶病
流胶病的胶状物,烟煤病的煤灰状附着物,其实都是病状而不是病症,通俗地说是一种病状的表现,而不是病原菌。意思是说,拿这些胶状物或煤灰状附着物去接种传播,是无法再形成流胶病和烟煤病的。也就是说流胶病和烟煤病不是侵染性病害,是生理性病害,是中毒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是植物本身能抗御中毒的一种生理表现。
相对而言,流胶病和烟煤病是一种浅中毒的生理病害。所谓浅中毒,是中毒后,还能把中毒物质排出体外而挽救自己。
引起这两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肥料中毒,其次是农药中毒。若是落叶果树,禁忌元素中毒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流胶病,可以由树干流胶变成严重的树叶流胶;形成烟煤病,据观察,肥料和农药一样重要,因为在混合错或用错农药时,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烟煤病,树叶可以厚厚地附上一层烟煤。从整个概念来说,肥料和农药双重中毒则更易形成流胶和烟煤。若再加禁忌元素中毒或激素中毒,中毒不但随时随地可以发生,而且发病更严重。
2、稍深中毒的小叶缺素症
花叶病长期以来都作为缺素症来诊治。其实不然,它是黄龙病的前期标志。是已经不能依靠自己的能量排除中毒的深中毒。是比流胶病、烟煤病更难解除的生理中毒。在广东的部分技术界已经把其列为黄龙病。因为它已经能形成红鼻子果。所以,叶片变小、花叶、缺素是植株由浅中毒转入深中毒的一个重要标志。预示着更深的中毒黄龙病即将来临。若在农药使用方面存在一点问题再引起中毒,即马上进入黄龙病。当然,这时候若作为黄龙病来防治,相对要容易得多。另外,以发病表现来看,花叶缺素更趋于农药中毒。在中毒量的大小上,远没有肥料中毒量大,相对而言解救要容易点。若是基部肥料没有太大问题,采用解毒解救,可保证当年不形成红鼻子果,以后再不会有红鼻子果的产生。若再继续乱用农药或说不懂农药中毒的防止,就可生成大批量的红鼻子果。
总之,花叶缺素不是我们原来认为的缺素症,是黄龙病将要发生的预示。往前推就是黄龙病,往后拉就可抑制黄龙病的发生。再往后叶片变小出现锈斑也是要出现花叶缺素的前期表现,也是深中毒的最前期表现,应引起注意。所以,小叶、锈斑、或花叶缺素是黄龙病即将来临的标志,叶片的硬化僵化也是即将进入小叶缺素,进入黄龙病的前期阶段。
3、黄龙病式中毒
黄龙病是在小叶缺素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中毒。不管是肥料中毒还是农药中毒,都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毒现象。是一种无法忍受的中毒,是一种能引起变色,又能引起变形,更能引起变味的三变病害。所以,一旦形成黄龙病,解救就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全株都已表现是红鼻子果时,解救的难度更大。对整个植株来说,只有一两个枝梢表现黄龙病时,解救是非常容易的,在三分之一以下枝梢表现黄龙病时,解救比较容易,因为是肥料中毒,黄龙病的表现在三分之一以下,甚至一半左右时,地下的根有三分之二或一半左右还是好的,挽救就比较容易。或者说树的四周还有一些地盘是没有毒素存在的,利用这些地盘很容易恢复树势。若全株已全部是红鼻子果,已证明无毒的地盘已没有,要想解救也就比较难了。
由于是肥料中毒,肥料假劣毒害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黄龙病发生的快慢和轻重。原来复合肥或单元素肥料质量好时,只是营养元素的盈余才引发黄龙病,才引起偶尔的中毒,才引起双刃剑作用。大家也想不到是肥料中毒。现在已经进入完全造假的肥料社会后,只要一施复合肥就会表现黄龙病,不发生黄龙病的复合肥是很少的。因而也就非常容易理解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因为一般的复合肥一般3~4年就形成黄龙病,假劣复合肥也就是当年一定形成黄龙病。如2007年冬天我和肇庆农校老师吴远发到广西农垦柳州石碑坪农场调查,几千亩的八年的血橙就是一次假劣肥料就全部感上黄龙病,全军覆灭。柳城县的南丰蜜桔几万亩,因中国人迷信外国肥料,凡用的是挪威或丹麦产的复合肥,也只是一次复合肥就感上黄龙病。我2008年9月份到广东阳春,两个几十亩的砂糖桔(马水桔)果园,放的是芭田复合肥(袋子上的标识是这样),也就当年就形成黄龙病。对我们已经认定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来说,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看看身边随时发生的黄龙病,你就可以闭着眼睛马上告诉种植户,用过的肥料有问题。以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复合肥来说,假劣的和含量在45%以下,保证在施用当年或者说一次施用就一定形成黄龙病。在此特别声明,冒牌的就是假劣的,任何假劣的肥料只要一施用就一定是黄龙病。
由于是肥料中毒,肥料的施用方法也是可以缓解黄龙病发生的条件之一。一般集中施用更易引发黄龙病,散开施用可以放缓黄龙病的发生。
由于是施于地下的肥料中毒,所以黄龙病的发生都伴随着烂根的发生。根一接触有毒肥料,马上造成伤害,进一步就会死亡。在肥料双刃剑作用的控制下,毒性越大,根的死亡越快。所以在黄龙病发生后期,可以发现很多的朽根。地下部的朽根越多,地上部的黄龙病表现也越严重。双刃剑的肥料集中施用很容易导致局部的根系死亡。若地下部的死根不严重,地上部的黄龙病表现严重,这是农药中 毒较重的标志。
黄龙病的发生,以柑桔来说也就是毒素对植株的伤害,以生物本能来说,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抗争。中毒轻时,缩小叶片,然后再退守到减少叶片,减少果实。毒性大,中毒严重,导致根死亡后,就是再苦再毒把果撑得拉长变形,扭七歪八,颜色撑紫变灰,变成鬼异也还坚持支撑下去,再毒的毒汁往肚子里咽,坚持到明天。
4、中毒死亡
柑桔中毒,首先想到的是保存自己,然后与毒素抗争,把叶片变成小张,然后落叶,落花,落果,再顶不住时,把叶片,枝,梢,果实忍耐成扭曲变形,变畸,变色,变味。中毒更深时,为了全局利益,抑制生长,枝梢枯萎,根系死亡,先牺牲局部,确实抵挡不了中毒的危害时,才全株死亡。
六、复合肥中毒的部分典型表现
由于黄龙病是肥料中毒,各个环节的表现都与肥料有关,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为了更好地辨别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现分成双刃剑式中毒,完全假劣肥料中毒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1、双刃剑式中毒
为什么大家认识不了黄龙病是肥料中毒,是因为大家不敢想象粮食还会是毒药,或者说粮食里还会掺毒药。所谓的双刃剑,就是在粮食里掺毒药的意思。就是在正面的前提下,还有副作用。因为在开始施用肥料的时候,这种副作用很小,微不足道,大家感觉不出来,不像桔逾淮而北为枳那样强烈,种下去一眼看到就是红鼻子果。正由于表现不强烈,主导的还是正作用,所以大家不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进现在的现实,双刃剑变成了大刀,只要一施用复合肥,就马上变成逾淮而枳。甚至更厉害,连枳都没有,植株直接进入死亡,这是后话。
如果说双刃剑作用比较细微时,大家难以察觉,桔逾淮而北为枳应该是一种比较强烈的反应,应该是有所感觉了。但不管察觉也好感觉也好,事实存在就会有反应,承认事实就是承认黄龙病是肥料中毒的基础。在2006年我们认定了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后,也就是把这种事实表现连贯了起来,中毒由浅到深连贯了起来,把事实表现连贯了起来,认定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的一种表现。把植株作为生物对中毒的反抗连贯了起来,而认定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
中毒稍浅时,植株能反抗就尽可能反抗,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流胶病,烟煤病的来历,是反抗中毒的标志,是尽量把毒素排出体外。中毒稍深后,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元素中毒后,植株的反抗能力降低了,就缩小叶片,事实缩小叶片也是一种反抗的表现,直至变色变形变味,变成红鼻子果的全过程都是反中毒的全过程。
肥料的双刃剑中毒是一种稍缓的典型中毒。开始时有轻微的流胶或烟煤的发生,个别植株在一定情况下有个别枝梢有转黄的情况,如果以后长期施用的都是这种双刃剑的肥料,长则七八年,短则三四年,才逐渐缓慢地有一点植株转向表现典型的黄龙病症状。这种黄龙病症状表现的快慢或程度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肥料双刃剑作用的大小。当肥料的双刃剑功能加大时,会很快地进入接近黄龙病的第二阶段,叶片变小,变成缺素,变色转花阶段;这是比流胶、烟煤中毒更深一个层次的显示。若中毒更深,就会落叶,或者说叶片显得更稀疏,或者说叶片显得更小张,缺素显得更严重,或者说生长点停止生长,萎缩变形,这时是变色变形变味的中间阶段,若拿树 叶揉碎来闻,接近消失柑桔特有的香味,不像健康树那样,一进园,甚至不进园也能感觉出满园的生机勃勃的扑鼻香味,旺盛的气势特别浓厚。双刃剑中毒再往下发展,也就是完全变色变形变味的黄龙病了。这是植株的各种表现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再发展植株就要枯死了。所以表现为落叶枯枝,变色变形变味,不单纯表现在叶片、果实上,也同样表现在枝梢,生长点上,是整个植株的表现,变成耆耆垂首,毫无生机和生气,因为已经接近末日的来临。
正因为双刃剑中毒是一个稍慢的过程,察觉有一定难度,大家而不理解黄龙病就是肥料中毒。但随着肥料假劣度的增快,中毒的表现就更显得快而严重。显示的就不是羞羞答答的双刃剑,而是急风暴雨般的大刀阔斧。
2、肥料完全假劣型的中毒
所谓双刃剑中毒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过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完全的假劣肥料中毒,抛开了羞羞答答循序渐进的过程,只一次肥料就一定形成黄龙病。不象双刃剑中毒,形成黄龙病只是一个梢或一个枝出现黄梢或红鼻子果,完全假劣型肥料引发黄龙病的表现,是整个树的全部梢或整批梢转黄或整个树都是红鼻子果,再也无法找到好梢或好果子。或生长旺盛的梢转色或叶子变小特别严重,这些都是完全假劣肥料中毒的黄龙病的特有标志。像这种完全假劣肥料中毒引起的黄龙病,因中毒快,若解救及时,转好也快,不费太大周折就能医好。若在还未形成僵硬前解毒救治,转化则更快。一发现当时救治,可保证根本不形成红鼻子果。当然,由急性中毒转为慢性中毒,叶片转入僵硬后,救治难度就要加大了。
3、木虱的表现
木虱危害的表现,完全取决于木虱本身的生活习性和形势环境所迫。木虱个小,没有太大的力量,偏又爱上了有坚硬木质的柑桔。因而命中注定就没有兴旺发达的家族。所以逼迫必须要成团成族和喜嫩。由于个头小,力量小,又是刺吸式口器,枝梢老一点就无法生存,只有成团成族互相照顾解决生存危机。所以长期以来,木虱家族从来没有发达过。只有上个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人类社会只知道施用氮肥,不懂磷钾配合,不懂微量元素配合,不太懂农药的应用时,按照刺吸式口器在趋嫩的枝梢上有利于生存的话,这时候有可能是木虱最快乐最兴旺发达期。随着磷钾肥的推广,微量元素的推广,农药施用的乱配滥用,木虱再想求取生存或说兴旺发达地生存,是很难或者说是非常非常的难了。所以当今的形势所迫,找木虱很难,所谓的木虱很多,绝大部分看见的都是粉虱。
4、其它表现(禁忌元素中毒)
同落叶果树比较,柑桔为常绿果树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忍耐。肥料的好与不好可以忍耐,农药的有毒没毒也可以忍耐,叶面肥对自己是否可以造成伤害也统统忍耐。不像落叶果树那样显得小气,肥料农药叶面肥只要有一点不对号,就马上反应出来,不把叶落完,就把花落完。或叶片穿孔,或枝干裂皮。反正一点事情都要吵一个地覆天翻。所以落叶果树找禁忌元素很容易,而常绿果树好象找不出禁忌元素。过份的忍耐,要到中毒很深了才看得出点眉目。当一发现有问题抡救时就感觉有点心晚。因为造成的伤害太大。但是中毒的反应还是随时存在,如叶片变小,果实变小,生长点萎缩等,都是已经中毒的标志。
七、营养防抗病虫
营养的盈缺过头是引发病虫的两个极端。营养的恰如其分是防抗病虫的最佳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越突出,其抗性越强。另外,利用本身优势或病虫发生的缺陷,调节营养,或采取其它物理方法都可以防病抗虫。
1、营养防病
原理:植株本身强健了自然就没有病。采用营养平衡促进植株强健就是营养防病技术。已取得水果营养防病技术专利。可以做到不用药也能防止病害的发生。促进植株强健的水果营养防病技术,同时也是丰产技术,优质果技术,高档果生产技术。
站在营养元素的缺乏来说,补充营养元素就是防病技术;站在营养元素的盈余来说,加大其它元素用量或解救中毒就是防病技术;站在多个元素的配比施用立场来说,综合平衡就是防病技术。站在单个病害防治来说,补充某个或某些元素就能抑制发生,做到不用药。站在某一时段营养防病来说,只有强壮的植株,才能更好地防病;站在植株生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长期需要来说,在阶段需求的基础上,必须保证有营养平衡的均衡营养的供应,才能更好地促进营养防病。
按照我的专利营养防病技术,对于各种真细菌病害可以完全不用农药保证不会发生。或在初发期采用这种方法也能控制或抑制发生。若对于象黄龙病一样的生理性中毒病害,也可采用解救中毒或营养平衡调节的方法进行防治。以营养防病的立场来说,不管是侵染性的真细菌病害,还是中毒性的生理性病害,虽然在发病来源上有所不同,在防治的方法上有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但采用营养防病技术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营养抗虫
为了配合营养防病,简要地作个介绍。发生越快越猛,农药防治越难或无法防治的虫害,采用营养防治方法越容易。如红蜘蛛,锈壁虱的防治,是大家认为比较难以防治的害虫,采用营养防治方法,可以完全不用农药进行防治。原理是只要梢叶强健,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强,就肯定没有红蜘蛛、锈壁虱的危害。这也是专利技术。又如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只喷两次叶面肥,就一定没有稻纵卷叶螟的危害。
3、水果的优质高档技术
站在黄龙病防治立场来说,黄龙病的发生是把商品果推向废弃果,既形状变成畸形,颜色变成不均匀,怪异,品质风味变成厌恶。而优质高档果技术是把商品果拉向高档果,既形状变成规范,颜色变成均匀顺畅鲜艳,品质风味变成喜欢。所以我最先发明的水果增甜优质技术就是黄龙病防治技术,是促使水果走向高产优质,走向辉煌的技术。
4、一切在营养
采用营养的综合调节平衡,可以防病,可以抗虫,可以增产,可以优质,可以帮你解决一切疑难杂症,并可以帮你防治黄龙病,生物界的一切都在营养,运用营养可以帮助你成就辉煌。
八、黄龙可治
黄龙病是大家谈龙色变的病害,由于接触太多,毁园太多,听误导宣传更多。因而造成了神经错乱,把错误当成了圣旨,把现实看成了逆反,把自己坠入了无底深渊。若不把黄龙病从虚幻中挽救回来,以后的整个种植业将要全部毁于黄龙病的虚幻之中。
(一)、黄龙病为什么不治
黄龙病不治是原来的木虱传染、侵染性病害和韧皮部杆菌的三大支撑点都是虚幻的,没有一点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导致黄龙病不治。
1、木虱传染
任何发生黄龙病的现场无任何木虱和木虱有任何牵连的痕迹。我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怪罪木虱,就连搞木虱传染的专业人才都搞不出黄龙病来,感到后怕,才又造出一个木虱没叮过有黄龙病的树不带毒的怪理论来证明木虱确实叮不出黄龙病来的现实。因为在木虱就是黄龙病的大环境下,能证明木虱叮不出黄龙病又说出来,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在此,我都要非常感谢敢说实话的先生们。当然,对我们已经认定木虱叮不出黄龙病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在木虱等于黄龙病的一统天下的强压下敢说实话确实不容易。这是木虱等于黄龙病一统天下相反的声音,我们的证明材料就更多,证明木虱确实叮不出黄龙病。在木虱和柑桔共同生存比人类有可能还长的历史没有黄龙病,抛荒园没有黄龙病,野生园没有黄龙病,不用化肥农药的园没有黄龙病,高优美基地园没有黄龙病等等。所以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木虱就是黄龙病这样的虚幻。
木虱造成黄龙病的虚幻是源于林孔湘教授的一个嫁接传毒实验。这个嫁接传毒证明,发生黄龙病后的接穗和砧木可以互相传毒。但这个嫁接传毒只能说明砧木和接穗之间可以互相传毒,不能证明就是木虱传毒。能有一个牵强附会的可能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国化肥,更准确地说是氮肥刚好推广应用的年代,所谓化肥,指的就是氮肥。凡用过氮肥的植株组织比较疏松,而利于剌吸式昆虫的繁殖壮大,因而木虱比较多,大家误认为是木虱而怪罪木虱,这也是情有可原了。事实是,氮肥用得过多,造成营养元素的盈余,更利于各种病虫的暴发。特别是与病毒类有关的病害,或我们称为生理类的病害。如象藤本类作物的罗汉果,在氮肥稍多或不多的情况下,只要你在阴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去弄伤过枝梢,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感过病毒病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目前我们的人类,我们的科学技术都还未研究到这个层次。所以我们就不可轻易地下结论一定要怪罪蚜虫,或人在场时天空飞过的一个什么东西。这是把人的猜想强加给现实的一种过错。不然造成虚幻而无法解救,又变成第二个黄龙病。
2、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指的是微生物一类的生物通过自己的本领可以致使植物感病,或借助一定的环境条件可以使植物感病,才能算侵染性病害。如各类真细菌病害。而黄龙病的病原菌是虚构的(以下还要叙述),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根本不具备侵染性这个概念,因而才造成一个托梦式的方式,靠木虱传染。若真正过硬做实验,千只,万只,无数只木虱叮柑桔树也不可能叮出黄龙病来,因而才有不带毒的木虱叮不出黄龙病的怪理论。事实证明,不管带毒或不带毒的木虱都是叮不出黄龙病来的。因为黄龙病为侵染性病害本来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不可能有存在的事实。所以一切都是一种虚幻的精神崇拜。
3、韧皮部杆菌
黄龙病的病原菌韧皮部杆菌是在规定木虱为传播媒介,一定确定为侵染性病害后,无中生有,横空出世飞来的杆菌。作为病原菌,并经鉴定还是薄壁杆菌。但不管怎样确定还是鉴定,这个作为杆菌的病原菌,就是分离不出来,也培养不出来,更接种不出来。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用任何方法,病原菌都根本不可能形成病害。所以,我们说,黄龙病的病原菌韧皮部杆菌是一个虚幻的病原菌,是一个精神崇拜的海市蜃楼,是搞科研的人想象存在,而又永远无法拿出来的病原菌。但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坚信它一定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的精神中我们的崇拜中一定地坚定地永恒地存在!拿不出来,既分离不出,培养不出,接种不出,确是事实。违背事实靠想象是原来黄龙病不治的根源所在,也是人为规定黄龙病一定是木虱传播,一定是侵染性病害,一定是韧皮部杆菌的三大虚无支柱的基础。所以最后只能造成毁灭的下场。我真不清楚,也无法想象,我们的专家学者硬要去相信虚无的想象,而硬不去相信现实。去坚信耶稣一定存在,而不去理会你的亲生母亲是凡人肉胎的现实。真是可笑之极。也真不知,人啊人,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你母亲凡夫肉胎的现实中来。黄龙病最大的可笑之处是对数字的崇拜。这与我们现在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是一个原理,只不过黄龙病的数字发明更早一些,因而欺骗性也比现在大得多,达到了人们不二天下的迷信程度。更科学地说,精神崇拜可以不二天下,那是你个人的自由,但要解决实际问题,那才更是真正的不二天下,靠虚幻是根本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所以黄龙病按照原来的虚幻防治了那么多年,换来的只能是毁灭!
(二)、黄龙可治
黄龙病可治是摆脱了虚幻,回到了现实。任何事情和问题,只要是真实存在,不是想当然,总有突破口,总有关键环节,总有解决的方法。经过我无数次的亲身经历,直至2006年我把中毒轻重的关系理顺,确定黄龙病是深度中毒的生理性病害,就非常明确了黄龙病可治。结合我的发明水果增甜优质高档技术,把商品果拉向优质高档果,抑制黄龙病发生的把商品果推向废弃果,也就防治了黄龙病。以优质高档果发明为基础,其实也是以丰产优质为基础,也是以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为基础。现在我们可以不用农药防治多种病虫,这也是我的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营养元素的调节抵御各种病虫的侵害。这也为营养调节防治黄龙病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实这是一个健身强体技术,以强抵百病抗百病,也是政治上落后挨打原理的反映。所以黄龙病可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种植业的任何疑难杂症可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现在种植业中没有能难得了我们的技术,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管你是要求丰产优质和解决问题,还是少用工或降低成本,都可达到目前最佳的程度。
这些技术总结起来,我们还有更大的发现,也就是解毒技术。利用解毒原理为现实服务是一个一通百通的技术。通过2006年中毒认定排位后,通过解毒原理的理解实施证明,很有可能达到目前种植业的最高辉煌。是目前技术的超群范畴,是一个技术的新体系,可以改变原来技术上很多错误的做法。如冬季清园,临时措施结果等等,不强调环境因素,不强调因果关系等的各种错误技术。
生物的任何事情和问题都强调一个因果关系。也可以说,因一定等于果,因等于不了果,那肯定是个错误,就象黄龙病的病原菌一样,下结论一定是杆菌,却又分离不出,培养不出,接种不出,而一定认定是病原菌就是个错误,明知是错误而不改,是更大的错误。病原菌明明不是病原菌,又确定为侵染性病害,又进一步确定传播路线,更是错上加错,把黄龙病防治带进了死胡同。事实上林孔湘教授的嫁接传毒和控温解毒实验能证明这两种方法可以传毒和解毒,但不能证明是侵染性病害和木虱传毒。
嫁接传毒是生理性病害的典型标志,因为毒素主要是跟随生长最旺盛的部分,所以一旦中毒,表现最突出的是生长点和果实。生长点萎缩,变形,扭曲,死亡都是中毒的表现。嫁接的接穗都是生长比较旺盛的部分,通过嫁接可以传毒,也就比较自然的事了。当然也不绝对,若砧木生长力旺盛,也有可能会解除毒害,砧木生长力弱,解除不了毒害,就会继续表现中毒的症状。
接穗和砧木之间可以互相传毒这是植株生长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一种直接传毒方式,不象病原菌那样能借助风雨可以远距离间接传播。由于黄龙病没有病原菌,病原是毒素,是可水溶的毒素,因而可以借助雨水流动直接传播,主要是看雨水的流向,凡是雨水能够顺流的地方都可以传染黄龙病。所以在肥料双刃剑的作用下,全园还是流胶病烟煤病阶段,或叶片刚转小的时期,一些低洼之处就表现有黄龙病,有红鼻子果的发生。这是借助雨水直接传播,毒素集中表现的反应。茄科作物雨后才表现的如青枯病,病毒病等病害,都是肥料中毒素借助雨水流动直接危害的一种表现。
能借助雨水流动扩散毒素,但不是病原菌借助风雨传播,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不同的是,若是病原菌,借助风雨传播外,病原菌依附作物表面后,还必须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才能生长,才能与作物建立寄主关系。而毒素靠雨水流动扩散,不管作物接受不接受都要造成直接危害。毒素对作物的危害是不分你作物愿意不愿意,还是接受不接受的。若是病原菌,作物不愿意病原菌就无法侵入,这就是营养防病技术。所以作物越强旺越抗病,中毒则不然,生长力越强旺的作物更容易中毒。因为生长力强的作物对营养的吸收量大,毒素是和营养掺在一起的,因而造成的危害也大。而病原菌的危害就不一样,只有在植株生长势较弱的情况下,才容易造成危害。长势强旺病原菌和植株之间建立不起寄主关系,也就造成不了病原菌的危害。这就是专利营养防病技术。
所以黄龙可治,切断毒素来源就可以防治,黄龙可治,采用优质高档果技术可以防治,黄龙可治,采用营养防抗病虫技术可治,在以上有关章节中没有讲到的还有,黄龙可治,采用细胞持水技术、防寒抗冻技术可治,黄龙可治,采用叶绿素高含量技术可治,黄龙可治,采用打通导筛管堵塞技术可治,黄龙可治,激活生命力的方法照样可治,等等,等等。在此特别要着重重复提示的是黄龙病是中毒,采用各种解毒方法更能够解除黄龙病的危害。同样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营养元素解毒,营养平衡解毒,营养的特殊作用解毒,生物解毒,土壤胶体解毒,酸碱破坏解毒等等。我相信,只要抓住了实际,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由于原来的定性错误,黄龙病的发生引起了大家的恐慌,我们接触了现实,掌握了实际,黄龙病的嚣张危害已经被我们踩在脚下,再嚣张的历史也绝对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