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类别
  站内搜索
  产品展示
  友情链接
 
  最新商讯

习惯的动力
发布时间:2011-5-3 9:36:00
    

   
      才能萌芽的生长需要养分,这就是习惯;习惯之动力是一种使一个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力量。如果这种养分哪怕是间断了片刻,才能也会变得脆弱不堪。
      在我的班上,孩子们每隔三四天来上一次课。我对母亲们的要求是极为短小的练习:“请你们的孩子每天练习10分钟。”据她们的经验,如果一位母亲耽误了孩子两天的练习,又经过第三天骤然间增加的和急切的30分钟练习,之后带他来上课,我能清楚地看出荒废了两天。通过有规律的每天10分钟的练习与通过第三天骤然间增加的半小时的练习相比,所发展出来的实力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换句话说,正如我此前说过的,耽误了两天就意味着两天的实力的倒退。人们往往察觉不到,孩子的才能在经过第三天的30分钟练习之后,与四天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上的表现没有很大的不同。
      人的才能真是不可思议。不管一名学生对一段困难片断练习多少次,一到了这里,由于他的手指缺乏熟练性不能运动自如,如果试图按照规定的速度演奏就不能驾驭这个片断;这样,他的结局就会陷于一阵忙乱。然而,假设他以比所要求的慢得多的速度练习这个片断,正确地将它反复练习二三十次,那就像是将这个片断在手指上做了解析。设想,他那一天就是这样投入地练习这个片断的。当他第二天马上按照规定的速度演奏这个片断,很奇怪,现在他能正确地演奏出前一天不能演奏的东西了。即使是演奏者对自己是否能演奏出这个片断没有信心,手指和大脑也能按照形成的习惯演奏出来。当这一方法应用于像学习小提琴这类讲求技术功夫的乐器时,它很有实效,近乎神奇。由于这一正确地形成习惯的方式成了技术成长的基础,那些所有与技术相关领域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令人惊叹的现象。
      有一个条件是才能发展所必需的,那就是永远不可疏于每日的反复训练,哪怕是简短的训练。如果时间长一些,则效果更佳。
      有许多每日反复训练而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的例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孩子们每天都做捉迷藏的快乐游戏。当他们变得灵巧了,他们就展示出令人惊叹的和成熟的才能,虽然单纯,但或许这种行为可用于棒球和其他运动中。那种灵巧也是一种才能成功发展的结果。通过日常的训练,孩子们学会了测量球的速度、准确的位置和距离。我们决不能小看孩子们在这方面军的大脑功能,应该看到他们在这游戏当中,用最轻松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发展了那种才能。这是一个涉及训练孩子大脑功能的事情;我肯定,这些非常灵巧的能成为学校棒球运动员的孩子们,当他们步入社会后,由于有着良好的大脑机能,他们将会是有用的人才。作为促成这种才能的因素,有一个条件应该提及: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兴趣。换句话说,首先,训练可能是由他人促使而来的,但当受到兴趣的激励后,就会变为是自发的了,并且孩子不会感到这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由于他现在从中发现了乐趣,他变得主动了,他就会进步得很快。
      不论你让年幼的孩子做什么,他们通常在开始时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兴趣的。如果我们最终成功地使他们能够克制自己,说服自己这是他们必须做的,这样,不论是数学,抑或是语言,他们就能开始在学习中感到兴趣,并且产生成功的自豪和喜悦。让孩子在今天做他昨天做的事,如果他做得好,就表扬他。这件事渐渐地对他来说就变得轻松起来。如此引导学生,使他自觉地发现乐趣,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作为指导的关键,这个方法因此可以说成是兴趣来自于自信。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事情。我记起我在小学时被迫去思考数学难题的情景:每当我盯着黑板和我的作业本,足足有5到10分钟的时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当这类事情反复地出现,孩子就开始渐渐地对数学失去耐心了,最终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一种对数学的憎恶。这样,他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少。在当今的教育界内,成百万的孩子成了这种生硬的教学法的牺牲品。
      “让他们去思考,这能促进他们大脑的发展”——这种偏颇的、错误的观点造成了这类指导。如果孩子今天忘掉了他昨天学过的东西,就不要强迫他思考,而要马上将他忘掉的东西再教一遍,这样他就能领会了。以这样的方式,新的理解和才能本能地得到了加强,而且马上进入一个新阶段,在那里,孩子会自己从中发现乐趣。为使才能发展,必须注意:从开始阶段到一个更高更难的程度,这期间要避免厌烦、浪费时间或强迫的手段,而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直至这个孩子发现即使高一级水平的作业也是容易的。
      在谈到有关习惯之前,让我再重复一遍我说过的话:一个人,当他感到容易的东西容易,难的东西还是难,那他还是个没有才能的人。只有当这名学生感到容易的东西容易,难的东西也容易了,他能够立即将这个东西做出来了,才能才算是形成了。达到这一境地,习惯的巨大动力就显现出来了。因而,我教育我的学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那就是最强调的是让他们轻松地学,同时我避免强迫他们。为能提高他们,我通过观察他们达到一个通常被认为是高的和难的水平。因此,我认为在指导中,必不可少是要点是衡量学生的真实才能,选用适于他们程度的教学材料来训练和帮助其形成习惯,随后发展他的真实才能。
      为回答如何教孩子数学的问题,我认为如下的一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首先,假如你今天要教孩子四道加法题:4+5=9,6+2=8,4+4=8,3+2=5。那就让他们练习五六遍。第二天这些加法题必须再重复一遍,但是将它们来回调换次序,将数目字换项。也就是说让他们解这样的题:4+5,5+4,6+2,2+6,4+4,3+2,2+3等等。下一步,掐算一下他们做所有这些题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如果孩子是在十分钟之内完成的,那么,让他们感到有期望:“咱们明天用八分钟把它们做完。”第三天所用的时间应减少到六分钟;然后建议他第四天在三分钟内做完,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他渐渐地加快速度。
      最终他们会在一分钟内做完这些加法题。当他们达到了这种能力后,就逐渐增加题目:7+3=10,8+2=10或6+4=10,5+6=11等等。然后,再一次帮助他们缩短时间。关键是继续增加这类项目,而这些项目使孩子感到毫无痛苦,并且训练他们缩短所需时间,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能力源自于反复,而要验证这一能力就要以当场解出题目的速度来衡量。
      当孩子逐渐获得了真正的能力,他们就展示出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事物的能力,有了这种才能,便得以进行加强的频繁训练了。如果孩子逐渐地被引导接受较难的事务,他就不会觉得这些事务是吃力的了。以上是指导方法,它是建立在习惯的动力形成人的才能这样一个概念之上的。
      才能和天才的成长,成败与否取决于是朝着不合乎要求的方向还是合乎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知道,才能自身在发展的方向上是没有眼睛、没有心思、不辨良莠、不分灵拙的;化的特性是,发展的情况要看是否受到经常的训练和引导。因此,才能发展的结果未必就能成为一种人们所为之高兴的和令人称道的实力。正因为才能具有这一特性,能引导学生走入正确方向的指导者就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们决定了才能是朝着优秀和熟练还是糟糕和拙劣的方向发展。如果一名指导者理解才能的这个特性,他就能理解这一点。
      假如在同一件事上做了五次正确的练习,然后又做了做了八次错误的练习,其结果就像是只做了错误的练习。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们遵照如下的话去练习:“如果在你演奏时出了一次错误,你一定要慢速地正确地练习这个片断三次以上,因为出了一次错误就意味着你给你自己造成了一次错误的练习。”
如果一名学生以这种方式思考,他的练习方法就会得到改进。如果一个小时的练习重复的是正确性的东西,这一个小时就非常有效率,而且这名学生尽管只用了很少的练习时间,但会取得飞速的进步。另一方面,那些缺少这种练习概念,仅仅是勤奋地和盲目地练上四五个小时的学生,常常是越练越糟糕,因为他们是在重复着错误的技术。
      这样就落入到了一种所谓的蹩脚业余艺术爱好者的窠臼里去了。至于才能的进展,即使他们的才能已经发展了,也是朝着一种拙劣的方向。要想矫正这些人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这要求在开始进行补救技术的欠账之前,以相当大的努力来消除拙劣的训练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是在成年人身上,毕其一生的功夫也不够。
      蹩脚的半吊子式的对某种艺术的热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这表明单有努力是不足以取得成就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才能的。然而由于才能取决于训练的导向,本身无法分辨良莠、精湛与拙劣,因此在社会上就造就出了众多不同种类的才能。这表明,学习存在着灵活与生硬的方式。指导者和学生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灵活的还是生硬的指导方式,这里面有重要的诀窍,这一诀窍使人能认识到,帮助学生成为有成效的学习者是多么的重要。   
  

 以上转载
   

 
[关闭] [打印]
 
桂林悦之声琴行 版权所有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置业广场北楼400号(大邮局对面) 电话:0773-2860669、13097939134
技术支持:桂林黄页  桂ICP备11002867号